Detours 日誌

Detours – 來自世界各地秘境小道的靈感

金錢能買到快樂嗎?

我的心思飛得很遠。雖然我可能看起來是坐在辦公桌前,或是在搭地鐵,但在我腦海中卻是江孜慶祝衛塞節或騎著單車橫越紐西蘭南阿爾卑斯山的畫面,回想起很久以前的旅行,也盤算著未來的旅程。

讓觀眾看的如癡如醉的....

讓觀眾看的如癡如醉的….

儘管我總是做著這些白日夢,感覺好像和虛度光陰沒太大差別。但,近來有心理學研究顯示,快樂可以藉由重溫美好的回憶和預想未來的經驗來取得,而我就是在享受用錢買到快樂的其中一種方式。

金錢與快樂的關係長久以來都是個爭論點。大量的心理學研究自七○年代起就不斷地因應此話題而生,那時一群加州學者提出了伊斯特林悖論,即有錢確實會讓人們更快樂,但也是有限度的。一旦我們的基本需求被照顧到了,能否更快樂,似乎就取決於我們怎麼花用剩餘的金錢了,而我們的快樂也會因此起了最大的變化。研究也發現了最佳辦法是將金錢投資於經驗,無論指的是音樂會門票或烹飪課程,也可能是有生之年的假期或一日遊,而非用於物質上的享受。

邏輯上來說,將錢花在買東西似乎更合理,畢竟一隻高科技手錶或一本美麗的書會長伴左右,但一段經驗總會有結束的時候。然而,此邏輯掩蓋了人性的一些面向,而這些面向結合起來得以翻轉此想法。

 

......薩嘎達娃節

……薩嘎達娃節

一來,我們很容易把物質視為理所當然。新亮亮的玩具不久就會因為習以為常,而變得平凡無奇,然後我們的快樂程度很快就回復到了從前的狀態,此過程生理學家稱之為享樂(性)適應。

物質的產品通常會隨時間變質,逐漸磨損是在所難免,但是一段愉快的記憶卻不會隨歲月而耗損轉壞。即便是一段糟糕的經驗也可能隨著不斷的複述、時光的流轉,而變成一個有趣的故事。如此一來,短暫的經驗也能變成我們身上根深蒂固的一部分,而物質的擁有幾乎不可能像這樣留存下來。

顯然地,就連我們對於經驗與購買物的期待方式也不同。比方說,心理學家在排隊買音樂會門票的人之間發現較多的良性互動,而排隊買手機的人之間則相對較少有良性互動。等著購買新玩意往往讓我們心急又沒耐性,而不是滿懷期待,且我相信我們自己都有察覺!

預先計畫性的購物能讓我們用辛苦賺來的錢所換來的享受更有價值,而不是屈服於衝動購物和片刻滿足的慾望。正如俗話所說的,「期待是享樂最棒的部份」,特別是經驗上的享受。

共同的經驗也讓我們和其他人有了某種形式的聯結,而這是共同喜好某個品牌所辦不到的。雖然擁有一台4K電視可能讓您與同款高科技產品的其他擁有者有共同話題,但是它和攀登過同一座山或是曾經到同一個地方旅行過等諸如此類的共同經驗是不一樣的,擁有相同經驗的那種聯結是很立即的,立刻就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所以話說至此,我們似乎也上了幾課:買經驗,不買東西;一邊想著未來的計畫將期待的樂趣發揮到最大;同時享受著過往的美好回憶。繼續做白日夢吧!

 
Jo_white (1)

 

 

 

請至下列網頁閱讀更多與此主題相關的內容:

The Atlantic: By experiences, not things

Fastco: The Science of why you should spend your money on experiences not things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Social media & sharing icons powered by UltimatelySo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