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Burma,也以 Myanmar 著稱)提供了景色和多種旅遊經驗,就算是厭倦旅遊的人都無法抗拒。在這裡可以探索數以千計散落在蒲甘平原上的廟宇、觀賞在茵萊湖上單腳划船的漁夫和漂浮在湖面上的花園,以及搭船順著伊洛瓦底江、欽敦江和薩爾溫江這三條壯麗的江水緩緩而下。
緬甸,這仍然保有自我鮮受當今世代影響的國家 ,手寫的火車票,辦公室裡一本本厚厚的分類帳本而不是電腦,路上看見搖晃的牛車仍然在有著車輪溝痕的鄉間小路上行進著。雖然這些都已經慢慢地在改變中,但其中還是有著一股回到過去的強烈氛圍,回到一個生活步調沒那麼快的地方。
On the Road 自從 2011 年開始便一直想要策劃緬甸自駕旅程,佔有位於雲南鄰國的地理優勢,這個國家長久以來似乎自然而然地能為我們的路線增色不少。就在我們針對潛在路線和目的地蒐集相關資料時,該國發展中的政治情勢迫使我們必須暫待時機。直到一月時,我和 Nancy終於有機會實際測試我們的想法了, 並展開三週的緬甸考察之旅! 接下來的幾週我會撰寫更多相關的遊記,此刻我們都非常興奮,不只是對新行程滿心期待,
也為我們的行程版圖將增添一個新的國家感到亢奮。在此與大家分享讓緬甸與眾不同的七個原因。
- 處處都是和善的臉孔…
旅程的第一天,我們臨時決定在一個小村子停留一會,一個當地人家邀請我們到他們家中,並驕傲地展示了他們一大片的菜園和檳榔收成。他們熱情請我們坐下來喝杯茶,可惜我們有任務在身不得不動身離開,不過我們也保證今年稍晚一定會再度來訪,屆時我們將帶著首批客戶經過此地。此次機運開啟了我們與緬甸人之間友好的交流模式——不管我們去到哪,都體驗到極其友善的款待,並享受一定程度的熱情和友好,這在亞洲其他地方可是很少有的。
- …塗著檀娜卡 (thanaka)的人們
那裡的婦女和小孩們臉頰上都以金黃色的檀娜卡裝扮著。婦女們每個早上都會在平坦的石塊上研磨香氣十足的檀香木,加上一些水將其調製成完美的粉膏,然後再以不同的藝術圖案塗畫於臉上。檀娜卡除了具有收斂和冷卻的效用之外, 還可以保護皮膚不受惡毒的熱帶豔陽所傷害。
- 隨處可見籠基 (longyi)
無論是哪個年齡層和性別的緬甸人都穿著傳統的緬甸服裝——籠基,那是一種圍在腰間的裙子。男生版的又稱作 paso,有著樸素的方格或條紋圖案,並在前方打個結(或偶爾在運動的時候捲起來變成短褲);女生版的則較為華麗,稱作 htamein,會在側邊折好塞好,而洗澡時則將其拉到腋窩下。真是件全功能的衣物!
- 偏僻小路多過公路
我們對於緬甸道路的第一印象非常好,當時我們沿著一條新路從泰國邊境穿越Dawna 山行駛。(這條路取代了一條原本是單行道的鄉間小路,改使用輪替單行道制度。日期為雙數的日子,開放從東向西行;而在日期為單數的日子裡,則相反。)
即使在該國少數的公路上,都可以看見牛車沿著硬路肩緩慢地移動,以及曬在路邊的作物。這個國家大多數的道路都感覺比較像是鄉村小路,而不是主要交通幹道,這讓在緬甸自駕成為一個能親身體驗當地生活的絕佳方式。
- 最好是檳榔葉
嚼檳榔(或稱作 kwoon-ya)是全國的消遣活動,許多緬甸男人的牙齒是最佳的證明――溫和的興奮劑將牙齒染成深深的紅色。街上的小攤販兜售著心型的檳榔葉,上面塗了一層熟石灰,並塞滿了檳榔、香料和菸草。將葉子捲起來,丟進嘴裡,咀嚼、吐汁,再咀嚼、再吐汁,不斷重複。
- 處處是佛塔,還有和尚
介紹緬甸當然少不了提及和尚及佛塔,因為或許他們是這個國家裡最常看見的景色(牛車則緊跟在後)。每個村莊和城鎮都有自己的佛塔,全村村民也都以其為榮,去那參拜祈求小至考試得高分,大到創業成功都有。典型的佛塔形狀像喇叭,漆上了一層金箔,常常在村外便能看見它們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 緬甸風格自助餐
緬甸典型的一餐始於挑選一種咖哩,並會與一道熱湯(普遍為扁豆或洛神花葉)一起送上桌來,然後挑選配菜,包含了蔬菜、調味醬、酸辣醬和佐料。這些美味的配菜隨著區域及季節會有很大的變化,甚至每天都可能不同,大概是看市場什麼賣得便宜又充足吧。每餐通常都以一小塊「緬甸巧克力」收尾,或稱作「石蜜 (jaggery)」,那是種非常容易上癮的棕櫚糖塊,其中添加了羅望子果或椰子的味道。還有一種緬甸特產必須介紹――茶葉沙拉 (lahpet thouq),是種廣受歡迎的提神物品,只是不要太接近睡覺前食用……
以上只是你在緬甸旅行中的會遇到的初淺體驗!敬請期待我們更多的考察之旅紀實…